公职人员收礼品,国外怎么管?

来源: 时间:2013-07-24 浏览次数:3 评论(0)
分享到:
节日容易滋生腐败是个世界性通病。临近新年,迎来送往总是少不了的。“礼尚往来”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传统习俗,请客吃饭、送些小礼物都是人之常情,但公职人员若不能防微杜渐,就容易作出有悖公共道德的行为,损害公共机关廉洁形象。因此,许多国家都多措并举,积极探索限制或禁止公职人员收受礼物的有效做法——
       节日容易滋生腐败是个世界性通病。临近新年,迎来送往总是少不了的。“礼尚往来”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传统习俗,请客吃饭、送些小礼物都是人之常情,但公职人员若不能防微杜渐,就容易作出有悖公共道德的行为,损害公共机关廉洁形象。因此,许多国家都多措并举,积极探索限制或禁止公职人员收受礼物的有效做法——

  立法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

  目前,全球至少有92个国家出台了禁止违规收礼的法律法规。以色列、罗马尼亚、不丹、斯洛文尼亚等国专门制定了公职人员收受礼品法规,对礼品定义、适用范围、禁止情形、公开程序、处理流程、处罚措施等作出详细规定。新加坡、南非、俄罗斯、越南、印尼等国制定《反腐败法》时,将规范公职人员收受礼物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法律。英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颁布了《利益冲突法》、《政府道德法》或《公职人员行为准则》,明令禁止“接受可能影响个人判断力和廉洁的礼品、服务或其他好处”。美国马萨诸塞、威斯康辛、南卡罗来那等州,更是立法禁止向公职人员赠送任何礼品,连一杯咖啡也不允许,成为著名的“拒绝咖啡州”。

  北欧国家公职人员廉洁程度较高,相关法规都比较详尽具体。例如,挪威要求公职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接受礼物。如果拒绝礼物有悖于当地习俗且损害挪威国家利益,可以收下礼物后再上交。但是,在任何情况下,不得收受金钱以及贷款、折扣等现金等价物。在国内外公务洽谈或谈判期间,若获邀参加宴会、旅游或观看体育赛事等,相关费用必须由公职人员所在单位支付。

  礼物和公职人员概念宽泛

 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,礼品形式越来越丰富,大致可分为有形物品、无形服务、其他好处等三大类。美国《政府道德法》规定,礼品可以是任何赠物、纪念品、车船飞机票等有价物品,也可以是款待、娱乐、旅游、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。在美国,节日期间赠送礼物是很常见的人际交往。圣诞节期间,有的民众希望向辛苦一年的邮递员赠送巧克力、红酒、电影票等节日礼物。但是,美国邮政总署告诫民众,对邮递员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的最好方式是写一封感谢信,而不是送礼物,因为邮递员属于联邦政府雇员,收受民众礼物不仅被禁止,还可能会触犯法律。

  为防止利用影响力受贿,大部分国家都禁止公职人员的家人违规收受礼物。以色列《公务员礼品法》规定,所有与公务相关的礼物都是国家资产,不论送礼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,无论送给公职人员本人还是给其配偶或子女,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接受。印度《部长行为准则》强调,部长(含邦一级部长)及其近亲不得接受有与官方业务往来的任何人的礼物,不得让家人干扰其正常履职活动。新加坡规定,公职人员有义务保证配偶及其家人不接受与公职相冲突的任何礼物。

  在德国,现任或离职后的政府官员,均不允许收受与其职务相关的报酬和礼品,公务员参加圣诞节等大型活动必须经过上级批准,而且只能收取印有主办单位名称作为广告的小礼品。美国规定,公职人员每年接受礼物的市场价值不能超过50美元,每次不能接受超过20美元的礼物,绝不允许接受现金、有价证券、礼券等。芬兰法律禁止公务员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,超出标准(约20欧元)的部分即使是食品也要上交,国内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“公务员可以接受一杯啤酒和一块三明治,但如果喝杯葡萄酒就危险了。”2011年6月,韩国颁布《公务员行动纲领》,规定公务员和与职务相关人员一起吃饭或接受礼品馈赠时,金额不得超过3万韩元(约合人民币180元)。韩国媒体称,新规定出台后,中央政府公务员在食堂吃饭时都会开玩笑说要“小心饭局”,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超标,还是老老实实在食堂吃饭比较稳妥。

共有评论
评论加载中...
 
公司简介 | 广告合作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

  热线:0592-5572489  传真:0592-5239732

CopyRight © 2009-2013  海峡礼品产业网 hxlpcyw.com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  闽ICP备13010755号-1

网络警察时刻监管 中国"百城千品"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